全國服務電話:
0737-2790056
欄目分類
新聞動態
0737-2790056
我國大部地方在售雞蛋時都是按重量來計算,蛋重直接與養殖的經濟效益相關,而蛋重大小受到養殖品種、養殖模式、環境、營養水平等多種因素影響,本文在營養素對蛋重的影響做一個綜述。
1. 蛋白質對蛋重的影響
蛋白質占到雞蛋總重的10%、鴨蛋總重12%以上,飼糧中須要有一定水平的蛋白來補充必需氨基酸以及為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提供足夠的氮源。K.Keshavarz等的研究顯示,蛋自從17%增至21%未顯著影響蛋重,而N.S.Joseph等添加14%、16%、18%的蛋白水平飼糧,結果添加16%、18%蛋白水平較14%的蛋白水平顯著增加蛋重,16%與18%蛋白水平在蛋重上沒有差異,表明16%蛋白水平在氨基酸搭配適宜的情況下已經可以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增加蛋白水平主要增加了蛋白部分的重量。
2. 氨基酸對蛋重的影響
2.1 蛋氨酸對蛋重的影響
蛋氨酸參與機體蛋白質的合成,同時也是重要的甲基提供者,在禽的玉米豆粕型飼糧中常是一個限制性氨基酸,是影響蛋重的重要營養因收子。S.Gomez等(2009)、H.harms等(1998)、Shafer等(1996)以及P.W.Waldroup等(1995)研究都發現在一定的范圍內,增加蛋氨酸可以顯著線性的提高蛋重值5-91。Shafer等(1998)的研究表明,采食蛋氨酸423mg/d和392/d mg組較蛋氨酸采食量328mg/d和354mg/d組,蛋黃和蛋白的干物質含量都相應的增加??傮w而言,對高產蛋雞,蛋氨酸水平可以顯著影響到蛋重。S.Gomez認為443mg蛋氨酸可以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而H.Harms認為380mg蛋氨酸即可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分析可能由于產蛋雞的遺傳性狀、產蛋階段等有差異,因此獲得較大蛋重的蛋氨酸水平也存在差異,但一般認為供給的氨基酸水平大于較大產蛋率所需要的蛋氨酸水平。報道蛋氨酸羥基類似物,化學結構與蛋氨酸相似,取代蛋氨酸添加到蛋雞飼糧中,同蛋酸一樣提高了蛋重,其生物利用率達到蛋氨酸70%以上,因此可作為蛋氨酸替代物,節約蛋氨酸使用。膽堿和甜菜堿在體內是重要的甲基供體,且效率高于蛋氨酸的供給,添加膽堿和甜菜堿可以節約蛋氨酸,而膽堿和甜菜堿的價格遠低于蛋氨酸的價格,這在配制飼糧的時候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2.2 賴氨酸對蛋重的影響
C.Novak等報道,在產蛋高峰期,賴氨酸采食量從816mg/d增加到959mg/d,蛋重顯著增加;Prochaska等、研究將賴氨酸水平從677mg/d提高到1613mg/d以及Scheideler等將賴氨酸水平從500mg/d提高到1000mg/d,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而在高峰前后,C.Novak等認為816mg/d的賴氨酸已經可以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表明目前NRC推薦的690mg并不能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
2.3 蘇氨酸對蛋重的影響
蘇氨酸是蛋禽的三限制性氨基酸,C.Marffnez等將可消化蘇氨酸水平從0.43%提高到0.47%,蛋重顯著增加,隨著飼糧中蘇氨酸水平的增加,蛋黃中蘇氨酸含量增加。S.Gomez等及T.Ishibashi的研究卻未發現蘇氨酸對蛋重的影響,但是蘇氨酸水平的提高減少了產蛋期間蛋禽的體重損失,這對較長的產蛋周期蛋重維持來說至關重要。
3. 能量對蛋重的影響
能量是家禽各種新陳代謝的推動力,缺少能量,家禽的整個代謝過程受到影響。能量對家禽蛋重的影響結果存在一些不一致的情況,G.Wu等研究表明,隨著能量水平的增加蛋重也顯著增加; P.Gunawardana等、K.Keshavare(1998)報道,增加飼料的能量水平并不能夠提高蛋重;Harms等飼喂代謝能3080kcal/kg飼糧組較代謝能2772kcal/kg飼糧組蛋重降低。分析原因:禽具有根據能量調節采食量的能力,通過攝入采食量來控制攝入的能量水平保持一致,當能量水平發生變化影響到采食量變化時,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量也將發生改變,但是這種調節能力受到雞的品種、溫度、能量水平的影響,能量對采食量的影響并不是一個完全的線性關系,這可能是能量對蛋重影響不一致的原因。
4. 脂肪與亞油酸對蛋重的影響
亞油酸是家禽的必需脂肪酸,早在1974年就確認亞油酸是影響較大蛋重的重要因素。亞油酸可提高肝臟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能力,增加卵母細胞的發育,通過增加蛋黃重量增加蛋重。但是對于滿足較大蛋重的亞油酸需要量卻存在一些爭議,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1.0%的亞油酸含量基本可以滿足較大蛋重的需要,飼糧中含量低于0.8%的亞油酸可能降低蛋重。對亞油酸需要量研究的差異結果可能來自蛋雞自身亞油酸的儲存,蛋禽可以通過動用自身儲存的亞油酸來滿足需要,如育成期階段的亞油酸儲存可減少開產初期階段亞油酸的需要,而對產蛋后期亞油酸的需要量增加。